關於能力範圍,孟格區分為:可以投資、不能投資、太難理解。在可以投資的範圍內,第一道濾網是「容易理解、有發展空間、能在任何市場環境下生存的主流行業」。

通過第一道濾網的公司,孟格再用他獨特的思維模型系統來篩選。 篩選的過程中,資料只是分析用的素材。 要考量的質化分析因子包涵:1.企業內部2.企業特性3.產業特性影響

這三個因子都相當難以量化分析,因此難以用數字表達與判斷。雖然如此,卻可以列出相對強弱的關係與影響。對VI質化分析師來說,財報數字只是分析的開始,而不是判斷的單一依據。將量化的分析反映出質化的要點如:

1.    內部要素:法律、勞工、供應商關係、客戶關係。

2.    產業要素:技術變化的影響、競爭優勢和劣勢、定價能力和環境問題、還有未來發生風險的極端機率的可能性(這句話指的是針對黑天鵝出現的抗脆弱性。)

3.    重新調整財報:孟格很清楚工具的侷限性,因此他會前兩項質化因子重新調整報表,確認內在價值的下檔風險(如存貨、固定資產、被高估的無形資產),和成長力道(管理階層的運用能力、包含分配盈餘的觀點、保留盈餘的投資能力、是否人謀不臧還是因為驕傲自大而盲目成長?)

4.    調整後的內在價值評估:調整之後,就能從各面向確認該公司內在價值的強硬程度,內在價值越強,護城河就越硬,越具有長久的競爭力。反之亦然。

5.    make sense完全評估完畢後,留下的標的絕對是傲人的好公司。       因此孟格說:買股價合理的好公司,勝過買便宜的一般公司。       這句話可以看到孟格受費雪的影響甚深(雖然孟格本人說他一開始就是這種風格)。以費雪體系來說,買入股票的風險矩陣圖偏好在好公司區。葛拉漢體系的風險矩陣圖則偏好在價格便宜區。

透過上述的財務與質化加上思維模型評估,大多數人會昏頭轉向,或者迷思在其中。 但是孟格同時兼具宏觀與微觀的思維,能夠知道自己處在哪個端點,因此分析之後,會調整所有投資變數的影響,抓出最明顯的關鍵因子。

因此、價值評估變成一種哲思,分析加上經驗以及多重技巧的強化效應下,孟格最後得到的是一種「感覺」。

評估完畢,剩下就是等待買點。當買點可能出現後,還要評估這筆投資的機會成本、退出策略。完畢後,就剩下扣板機。
所以,表面上看起來會很少買賣股票。對一般人來說,這樣叫做「很無聊」。但是真正重要的工作是先前的評估,如果沒有先前的評估,那麼等於把賺錢賭在機率上。對蒙格來說,重點並不是能否贏牌,而是能否把手上的牌打好。
當「超級好機會」出現的時候,代表評估完畢、而且價格便宜,孟格就會開始大量買入。當你充分瞭解「孟格主義」的時候,這種大量買入的行為變成理所當然。 在孟格主義來說,「能力圈」就是「質化分析概論」,多元思維模型」就是「分析工具」,「投資檢察清單」是執行的「知識物件」。
要組合工具、概論、物件三者,需要廣泛的學習和深入的思考。孟格說:「遇到不同的公司、需要檢查不同的因素、使用不同的思維模型」你必須把他種在腦子裡面,然後用畢生的時間去培養它。

博客來:《雷浩斯教你 矩陣式存股法年賺18%》

隨書附贈:
免費矩陣等級分析EXCEL檔隨書下載!
6檔精選個股分析範例!
涵蓋七大產業、64檔矩陣股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