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習一個重要觀念,在A到A+這本書裡面提到過:「不做之事」的清單比「需做之事」的清單更重要。
賈伯斯也說過:「我們捨棄的和我們留下的同等重要。」
查理‧孟格則說:「迅速殲滅不該做的事情,然後在擅長的領域內發起熟練的跨領域攻擊。」
如果一個投資人想要獲利,並且要得到超越大盤帶來的報酬率,那麼,哪些事情是「不做之事」?
- 第一點:不要買收費昂貴的開放式基金。
大多數開放型基金,收了昂貴的管理費用、內扣費用、總開銷。這些成本都會直接減損投資人的報酬率。加上手續費,以及開放基金的先天限制,幾乎大多數的基金都無法打敗大盤。因此反過來說,只要不買開放的主動型基金,就能避開問題點。
- 第二點:降低所有的交易成本與磨擦成本。
某些成本可以視為投資,但是大多數來說,降低成本是最重要的事情,低成本不見得提高報酬率,但是高成本肯定降低報酬率。
降低成本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減少交易次數,只要買進股票的整體週轉率降低,那麼成本自然降低。降低交易的週轉率,意味著可以用更多時間慎選投資標的。
- 第三點:不要在景氣熱烈的時候才投入股市。
某些人可能會說,景氣好的時後股市才會漲。但是景氣熱烈的時後投入股市,買的價位成本就會變高,再者,這種情況下的股票價格大多數都被高估,所有公司幾乎沒有安全邊際可言。
買入股票是必須承受風險的行為,如果你承受了風險,那就必須得到一些優惠,安全邊際就是一種優惠。
如果沒有這種優惠,一旦景氣反轉、成長力道消失,投資人就必須承受虧損或者停損,停損也是一種磨擦成本。
普遍來說,買入價格「平均本益比16倍」以上的股票,幾乎可以確定導致災難。
上述三點是「不做之事」的清單,如果確切遵守,等於取得了一面防禦盾牌。但是要切換到進攻模式,則需要了解「應做之事」,這些事情就是價值投資者必須做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