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nomics artwrok_ok

我最熱愛的好書【大賣空】,電影版已經上映!

傳人基金的麥克貝瑞是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價值投資天才(順便說:菲利浦·費雪也是亞格症的價值投資者),貝瑞原本是醫生,趁空檔的時間在網路上發表投資看法、他貼出他的交易和原由,接著引發許多價值投資界的投資大戶開始跟單。

當他開始創業開設<傳人基金>的時候,竟然引來高壇資本的 喬伊・葛林布雷入股投資,他的決策就是在房間內獨自讀財報,找一些公開資料,設法找到搶先一步的投資主題,他的績效好到誇張,凌駕許多價值投資高手,是天賦和專注帶給了他獨特的優勢。

Guy spier在<跟巴菲特共進午餐>這本書中也提到關注麥克貝瑞對次貸的看法。更有趣的是我的美國投資友人還收集了傳人基金的相關資訊和麥克貝瑞以往在討論區的留言,感覺書中的人物和自己生活貼近,真是奇妙。

賽思・卡拉曼的推薦書單中包含『大賣空』這本好書,他認為未來歷史會給這本書更高的評價!

以下轉電影版書衣的特別收錄文:

—————————————————————————
特別收錄

當麥克.路易士撰寫其2010年的暢銷書時,他並不在意這本書要如何吸引製片人的注意。誰會願意(或者說誰能夠)拍攝一部關於信用違約交換的電影呢?如今,這位作者在看見布萊德‧彼特、史提夫‧加維、瑞恩‧高斯林與克里斯汀.貝爾等演員,竟然能夠把書本中複雜的情節與人物刻畫,活靈活現地呈現在銀光幕上,他感到非常驚喜。

麥克.路易士/文

我從2008年年初開始著手撰寫《大賣空》一書。在此之前,我已經撰寫過一本關於華爾街的書籍──《老千騙局》。我以為我再也不會寫另一本關於華爾街的書。畢竟,我認為我不可能在華爾街再找到比自身經歷更令我感興趣的故事了。再說,就算華爾街發生了新的趣事,我大概也會是相關人士之中,最沒有意願談論這些事情的人吧。

然而,當我在2007年末,發現華爾街的大型銀行在次貸債券市場裡,不停蒙受到怪異、毫無章法,而且持續擴張的虧損時,這個現象吸引了我的注意。花旗集團在次貸市場的虧損,從原本的六十億美元,增加到了四百億美元,再繼續擴大到超過六百五十億美元。美林證券先宣布該公司的損失達四十五億美元,之後又修改為一百九十億美元,最後虧損的金額超過了五百億美元。

摩根史坦利披露一名交易員的單一筆對賭交易,導致其下九十億美元的損失。華爾街這些鼎鼎有名的大銀行,頓時成為了人傻錢多的冤大頭。在華爾街任職的這群人,被公認為是世上最出色、最聰明,並且肯定最以自我利益為考量的一群人,他們如今很明顯地正在集體自殺的。這不禁讓我好奇,怎麼會這樣呢?

 

華爾街這些大銀行下注了愚蠢的賭注,這也代表著在賭桌的對面有人與他們對賭。我竭力挖掘出這些與華爾街對賭的賭客,結果我找到了約十五名這樣的人物,他們全都看空次貸債券。

這群賭客包含了一些非常奇特病十分有趣的人-其中幾個人顯得有些古怪,與周遭格格不入,他們是那種無法順利在華爾街大銀行找到工作的怪咖。其中幾位甚至對於次貸債券市場顯得興趣缺缺,他們原本對於債券或是房貸的知識並不豐富,對於信用違約交換與擔保債務憑證更是一無所知。然而,這些人卻看到那些專家們所忽略的一點:這些華爾街大銀行已經變成奇怪的組織,變得讓人難以捉摸。我們旁人很難搞得清楚這些大銀行從何時開始變得敗壞,又何時才會停止愚蠢的行為。這一小群特別的人們,直接與華爾街大銀行裡公認為最聰明的另一群人對賭。這一切是又如何發生的呢?

 

出乎我意料之外,這一小群特別的人竟願意與我分享他們的故事。

然而,當我準備要描述這些內容時,我遭遇到一些麻煩。麻煩之一,是現代金融本質上的複雜性:我要如何向我的母親解釋,什麼是信用違約交換或擔保債務憑證?我不確定我母親至今是否看過《大賣空》這本書──她比較喜歡閱讀推理小說。但我總習慣拿她作為我的讀者標準;如果連她都不能明白我所書寫的內容,那麼那些內容我還不如不寫。麻煩之二,我要如何讓我的母親有意願去理解信用違約交換或擔保債務憑證等概念?僅僅將複雜的事物向讀者解釋清楚是不夠的。作家需要先想辦法吸引讀者,讓他們願意理解那些複雜概念才行。

我的看法如下:作者的責任,是讓讀者渴望去理解信用違約交換和擔保債務憑證這些複雜的事物。我筆下的這一群華爾街的特殊人物,他們早就預見了這場金融系統的崩解災難。而這些角色能讓我省去了前述兩個麻煩問題。我的讀者們會覺得花費時間與精力去理解信用違約交換的觀念是值得的(我希望如此),書中的這些令人著迷的角色,他們也曾試著努力去理解信用違約交換這些金融知識。

 

即便如此,我仍無法肯定我自己是否能夠吸引讀者的興趣。在我的書中,你可以看出我的遲疑。在書中的附註中,我寫道:「親愛的讀者:如果你讀到此頁,那麼你值得被大大的獎賞。」我也在書中提到,由於閱讀這本書需要花費許多力氣,因此我對我的母親感到抱歉。

 

在寫《大賣空》這本書時,我根本不在意書的內容是否適合拍成一部電影。誰會想拍攝一部關於信用違約交換的電影呢?更別提誰會想把我的任何一本書拍成電影呢?直到2008年,在我開始整理先前所收集的資料,並著手撰寫《大賣空》時,我還把電影產業視為一個結合了眾多熱情並屢屢砸下大錢,卻只為了確保各式各樣的書籍拍不成電影的所在。那一年是我與比利‧比恩年度對談的第十五年,主題就是關於電影產業瘋狂的金融配置。比利當時是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的總經理,也是我另一書《魔球》的主角。

當《魔球》在2003年發表後,有些電影業界人士曾經找過比利,他們希望買下他的「人生經歷」,好讓他們能將書的內容拍成電影。比利對這個提議感到困擾。《魔球》那本書出版以後,就帶給他出乎他預期之外的關注與騷擾了。他還寧願付錢給那些電影人,以避免將《魔球》那本書拍成電影。比利還曾打電話給我,向我吐露這些事情。

 

「你完全搞錯方向了。」我這麼告訴比利,或者我說了些類似的話。「這些電影界的人會年復一年送給你白花花的銀子,他們會花上許多時間考慮半天,直到他們想通了他們永遠不該將你的故事拍成電影。」

「你怎麼能確定?」

「因為他們總是這麼做。他們會一直送給你鈔票,直到他們想清楚你的故事只適合停留在書本上,而不適合搬上大銀幕。」

這是我過去二十年來的經驗。這些電影人會打電話給我,告訴我他們對於我的某本書或是某篇文章非常感到興趣。他們會寄錢給我,表達興奮之情,並且會散佈各種傳言。(我們正在說服麥克‧尼可斯導演這部戲!……馬龍‧白蘭度想要扮演約翰‧古弗蘭!……湯姆‧克魯斯想要扮演你!)然後,在兩年後的某一天,這些事情突然戛然而止──這些熱情的話語、流言、以及送到我手中的錢,最後讓我感覺到自己像是身處在股市泡沫之中,我所撰寫的故事只不過是投機的標的物罷了。坦白說,我不需要花額外的力氣,這些電影人就白白付我那些費用。我無意冒犯,然而每當這樣的事情發生,我都覺得我是在哄騙這些電影人,騙他們買下他們根本不會用上的「真實故事」。

 

電影業界人士相當鍾情於「真實故事」。這不是因為他們追求事實。實際上,我不知道他們喜愛這類故事真正理由。或許答案很簡單,也許只要是宣稱故事真實發生過,這些電影人就很容易吸引到業界其他人士的注意,而又不需要那些人確實讀過這些書。但是,並非所有真實故事都可以輕易地翻拍為電影。我所寫的真實故事,經常有不少篇幅涉及了非常冷僻的主題,例如房貸債券或是棒球統計學。我猜想這些電影人在寄給我支票之後,才恍然大悟,再拍一部《蜘蛛人》的續集,遠比拍一部關於房貸債券或是棒球統計學的電影來得容易得多。

 

早在2003年,我就這樣地告訴比利‧比恩:「在他們改變心意之前,你就先拿他們的錢並且答應他們的要求吧。」

 

到了2008年,比利終於承認我給他的建議實在是天才:顯然《魔球》永遠不會成為一部電影,而他每年還會從電影公司收到一張支票,希望保留拍攝他的故事的權利。每次比利收到支票,他都會打電話給我,一邊大笑一邊說(我這是轉述):「這幾乎像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實在是太棒了!」

 

接著,事情有了些變化。當我快寫完《大賣空》的時候,編劇兼導演約翰‧李‧漢考克開始拍攝我的一本書《攻其不備》。買下那本書電影拍攝版權的電影公司,他們抱著一如以往那無邊的熱情,暗自決定只有在茱莉亞‧羅勃茲決定參與演出的情況下,他們才願意拍攝這部影片。顯然他們事先並沒有詢問過茱莉亞的意願。茱莉亞‧羅勃茲最後沒有答應演出那部電影。

約翰‧李‧漢考克努力將他那本充滿歡笑及淚水的《攻其不備》劇本送到洛杉磯的各個地方,然而所有的電影製片公司都拒絕了他。《攻其不備》之所以最後成功地登上了大銀幕,是因為聯邦快遞的創辦人弗雷德里克‧史密斯與故事的主角們圖伊家族有私交,他喜歡這個故事,所以認為一定可以拍成一部不錯的電影。直到今日,我還是不明白,為什麼那些電影人士的思維不能多像弗雷德里克‧史密斯一些?這部電影最終在美國國內獲得了二億五千五百萬美元的票房;海外和電視轉播權以及DVD合計起來的總收入更是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隔年,當我將《大賣空》的手稿交付給出版社時,比利‧比恩打電話說:「你這個混蛋!布萊德‧彼特現在正要來我家。我家保母穿著了洋裝,而我老婆現在正在化妝!!」

 

如今,我不再僅僅把電影產業視為只付錢給作家,讓他們的作品拍不成電影的地方。我開始認為在某一種特殊的意外情況之下,電影產業是個能讓一本書真的登上大螢幕的所在。這種意外情況指的是,當這個地球上願意為這部電影出資,或是有能力說服其他人出資的一百人之中,有一個人與這個書有所交集。由於弗雷德里克‧史密斯願意出資拍攝《攻其不備》,而且他也的確出得起這筆資金,所以這部電影才得以順利拍成。布萊德‧彼特決定拍攝《魔球》,並且他可以說服其他人出錢出力,因此《魔球》也才變成了電影。

編劇兼導演亞當‧麥凱讀了《大賣空》之後,他告訴他的經紀人,他誠心希望將這部作品拍成電影。而他的經紀人(這部分目前仍只是業界傳言),轉告電影公司(心不甘情不願的),若他們讓亞當先拍攝《大賣空》,他或許願意重新考慮拍攝《銀幕大角頭》的續集。亞當‧麥凱的前五部作品的票房共有七億二千五百萬美元,而拍攝成本卻只需要三億一千三百五十萬美元。因此,電影公司答應亞當‧麥凱拍攝《大賣空》。

 

在我的作品被拍攝成電影的期間,身為原作者的我,基本上只能扮演旁觀者的角色。這些負責將一本書拍成電影的業界人士,若是他們內心寧願原作家早日歸西,他們會這麼想也不算過份。我不認為這些電影業界人士只針對我才這麼想。要將書本內容轉變為一部電影,原作者能提供的協助確實很少,但是原作者的確有能力將這個過程變得更加艱難。

在《大亨小傳》第一次登上大銀幕時(當時還是默片),費茲傑羅就曾在首映時離席。在拍攝《愛國者遊戲》時,湯姆‧克蘭西就曾對派拉蒙影業宣戰。不計其數的作家們大肆批評或是不滿電影業界如何對待他們寶貴的藝術作品。我個人認為,作家在售出了他們的作品的電影版權以後,他們就該收了錢之後乖乖閉嘴。倘若你就是不中意電影版本呢?你必須理解,那些買了版權的人,他們並不是有意要激怒你的。有的時候,他們只是不知道如何拍部好片;有的時候,電影就是無法拍得盡如人意;還有的時候,電影版本比你的原著更好。如果你不希望你的作品有任何改變,那就不要賣出版權。

 

奇怪的是,就連電影界的人也要花上很長一段時間,才緩慢地接受這樣的觀點。以我個人經驗來說,無論原作者是多麼的難以相處,這些電影界人士總是謹記他們打從心底喜歡及崇敬這位作家的作品,他們竭力全力地讓原作者以為在作品被拍攝為電影的整個過程他都參與其中。電影界人士之所以會如此做,是因為他們真心地在乎作者的看法。不過,在他們內心深處,他們知道若真的聽從了作者的建議,可能反而導致電影在票房上失利,並使得許多電影從業人員失業。

 

這些電影人士只希望原作者覺得確實參與了整個電影拍攝過程,一方面他們不希望作者向大眾抱怨這部電影;另一方面,是他們不想顯得無禮。大部分的電影界人士是強迫性地非常有禮貌,他們可能會浪費你的時間或是其他人的金錢,然而在任何社交場合,我敢打賭你一定表現得比他們粗鄙。

 

雖然我對電影業界的看法是如此,但是那些以我的書本為基礎的電影,我覺得都是相當出色的影片。我不是看到電影拍得好,才突然轉變立場,企圖想在電影成果上搶功勞。一部電影的品質與它對應的原作品水準之間,並不存在著顯著的相關性:不怎麼優秀的原著可能誕生出精良的電影;而一本絕佳的著作也可能拍出讓人失望的電影。在我的三本書拍成電影後,每當我坐在黑暗的觀影室,首次觀賞自己的作品變成電影時,我都感到快樂無比的驚喜。這些由我的作品所翻拍成的電影,每一部都帶給我更大的驚喜。

我不難想像《攻其不備》會被翻拍成為一部電影,畢竟這個故事的核心是一齣奇異又令人感動的家庭戲劇。《魔球》就比較難以被翻拍成為電影,但是至少這個故事是關於棒球的,因此它自然而然地能夠連結到美國的主流文化。不過,華爾街的故事就另當別論。即使在經歷了造成全球嚴重影響的金融危機後,我還是很難想像華爾街作為電影的主題。

我們這些在金融業打滾的人們的行為,整體而言被視為少數專業人士的興趣。這實在是我們文化上的錯誤。鉅額的投資與企業金融其實深深牽動著(甚至會毀了)每個人的生活;棒球則不然,除非你是小熊隊的球迷。儘管如此,即使普羅大眾因金融活動而蒙受其害,大家卻從不曾明白他們是如何被這些金融活動所影響,或是被誰所左右。華爾街就像是一名狡猾的惡人,雖然他經常被大家懷疑,但是他從不被大家理解,更別說是定罪了。

 

我冀望亞當‧麥凱所拍攝的《大賣空》能幫助改變這個現況。當我以為這個題材會嚇跑所有電影導演,亞當卻是反其道而行。他在影片中清楚解釋了信用違約交換與擔保債務憑證!他掌握了最近這場金融災難各種發展的核心,以及書中主要角色的性格──我認為他的處理方式是如此栩栩如生,足以讓這些人物真實生活中的親友感到不安。《大賣空》既是一部電影,也是一封針對廣大群眾的邀請函,它邀請大家對於深入我們生活各個角落的金融體系進行機智並有趣的探討。

 

我不想在此壞了大家看電影的興致。但是,我想向各位(也包含向我自己)概略地解釋,一名只拍攝過五部電影,而且全是搞笑喜劇電影的編劇兼導演,如何做到其他人所不能,成功地跨越了華爾街與大眾文化。我認為亞當‧麥凱之所以是最適合擔任此片編導有三個原因,我根據重要性整理如下:

 

(一)亞當‧麥凱和這些華爾街的主角們有個相似的重要特質。他早期是單口喜劇演員。在芝加哥,他在演員德爾‧克蘿絲的門下學習即興喜劇,而至今他仍認為德爾是他最景仰的老師。即興表演要求演員善用當下的事物與情境,隨延續故事並演出,這個特質與《大賣空》裡的主角們所處的情境類似。這些金融界人士在無法事先預料的情況下,他們發現自己深陷突然出現且無法停止的金融危機之中。他們對於次級房貸、信用違約交換、以及其他導致如今危險四伏的局面的玩意兒瞭解甚少。

他們並非刻意製造出房屋市場的危機,或是想要讓系統崩毀,他們只希望能夠對金融系統做出機智的反應。沒錯。觀看《大賣空》的一種方式就是將整個故事視為一場絕頂聰明的即興演出。這種觀點是有所根據的:這些經歷過金融危機的真實人物,他們確實是如此地度過這場危機。

 

(二)亞當幾近是病態地毫不畏懼失敗或被人嘲笑。他說過,在他擔任《週六夜生活》的總編輯的時期,他每週創作二十部左右的短劇劇本,大概其中十八齣都不會成功。不過,至少其中有兩部會被採納。他說,他在擔任單口喜劇演員時的作法也大同小異。每次演出他大概都寫了幾十個笑話。他曾不為那些不怎麼成功的點子煩惱,他知道人們只會記住他那些出色的點子。他從不執著於某一個點子,因為他知道總能發掘其他的點子。他樂於分享他的想法,就如同當年的新富階級一樣慷慨,因為他們知道之後還可以獲取更多金錢。

這是《大賣空》主角們的一大共通特質。若拍攝電影的人經常得要煩惱其他人心裡對他的質疑(質疑他是否真的知道自己在幹嘛)的話,那麼許多有用的電影說故事技巧早就被放棄了。

亞當原始劇本的第一幕,是摩根‧弗里曼為華爾街的大銀行拍攝廣告。當他在說明信託基金和證券投資時,他突然停了下來轉向觀眾說:「實際上,這一切都是胡扯。」這只是亞當所放棄的許多點子中的一例,在電影中他仍保留了演員偶爾會轉向觀眾獨白的表現手法。我很難想到其他人的創意能夠比麥凱更堅定、甚至令人懼怕,能夠像他那般成功地將華爾街的本質呈現在觀眾面前。

 

(三)亞當欠缺智識上的不安全感。亞當自認是曾是個自負的孩子,我想他會這樣形容自己,是由於他曾經引用過塞利纳(CÉLINE)的名言。他身上曾有過的自滿已經在歲月中磨去。

當金融系統發展地越來越複雜時,任何人試圖要解釋這些金融概念都得多少假裝自己真的很懂。一個人需要擁有強烈的創意,才能掌握這些金融知識,並得以拒絕成為「滿口金融專業術語俱樂部」的人。麥凱顯然怎麼也不可能加入「滿口金融專業術語俱樂部」。他非常用功地去努力了解華爾街。然而,他不將這些知識轉變成他個人智識的勳章,他毫不留情地堅持要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變成他人也可以理解的常識。

 

「把你的觀眾視為詩人和天才,他們最終就會成為詩人與天才。」德爾‧克蘿絲曾經如此告誡麥凱。他顯然地將這個建議深化在自己心中。他並不在意你認為他聰不聰明,但是他很在意你看完他的電影後感到自己多了幾分知識。麥凱抱著這單純的動機,讓他製作出如此重要的一部電影,這點連原作者我本人都感到非常滿意。

──全文轉載自〈浮華世界雜誌〉(Vanity F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