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雪補充,前一章所提的評價,不單單是評價個股而已,而是俱備三個層次的綜合評價:

第一層:金融圈對整體股市投資吸引力的評價。第二層:金融圈對某公司的產業別評價。第三層:針對該公司的評價。

關於第二層:金融圈對某公司的產業別的評價,從早期該產業的萌芽期、到起飛成熟期最後到衰退。在不同的產品生命週期加上景氣循環的波動,金融圈給與的本益比評價可能由高到低。
雖然、產業週期是一個影響,但是金融業界的評價也會強化影響,兩者的影響可能會交錯或者強化。

 

費雪舉了化學業從1950到1970年的變化當例子,一開始1950年整體金融圈對化學業的評價很高,到1960年的時候降低,1970年就差得多了。

然而,最令人驚訝的是,化學業1970年的基本面特徵跟1950年的變化不大,在過去評價高的時候,不利的因素仍然存在。而在1970年評價低的時候,有利的因素也還是在。因此,改變的是被金融界評價強調的重點,而非基本面的事實真相。

但是基本面的事實真相也會改變,1973年化學股再度受到青睬,因此金融圈給予了新的評價。投資人的問題則是:新的評價能有多少的支撐力道?

針對產業別,投資人要問自己的問題是:金融圈給與主流產業的本益比,跟整體基本面比起來是高估?低估?還是差不多?

有時候、這個問題即使對最聰明的投資人來說,也很困難,尤其是某種新創服務公司。
費雪舉了nelson公司當例子,起初這間公司是很新創的商業模式,因此缺乏熟悉的價值量尺,即使他基本面良好,投資人仍然帶著如履薄冰的心情,買這檔股票,仿彿跳下懸崖,看底下的空氣能否支撐我們。

這觀念聽起來有點誇張,但是卻符合現實,如果把時間逆推回15年前,說智慧型手機和app的發展,在當時可能也很誇張,現在卻理所當然。因此評價的變化,要參考時空間的環境變化影響。

費雪最後強調,真正強大的基本面終將主宰一切,而在參與過程中沾光的」概念股」這種錯誤的印象,終究會褪色。

最後,保守型投資人要投資時,一定要瞭解金融圈對該股票的第二層評價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