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快照 2016-06-30 上午12.58.37

這本巴菲特核心投資法是查理孟格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書末的推薦書之一,作者是羅伯特・海格斯壯。

羅伯特最著名的書是<勝卷在握>,這書是早期想研究巴菲特的人必讀書之一,而<巴菲特核心投資法>並不是續集,而是姐妹作。勝券在握談的是選股,核心投資法談的是投資組合的管理和智慧。

所謂<核心投資法>就是集中投資在少數的績優公司上,降低買賣股票次數,換句話說就是長期持有。

一直以來股市通常有分為<主動選股>和<被動投資>,主動選股有分不少門派,不管是技術分析或者是基本面分析,都是抓緊市場熱門的股票進出,大量買入認為可能會上漲的股票,簡單的說就是主攻“買賣點”的策略,這個策略的缺點是—沒人能預測股價走勢,你分不清楚獲利來源是技術還是運氣。

而被動投資就是強力的買入指數型基金,長期持有,用廣泛地分散持股,減少買賣次數和費用,得到接近經濟成長的獲利。

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最好的建議其實是被動投資,也就是持有指數型基金。因為大部份的人並不了解自己投資公司的企業概況,也不具備分析能力,如果想要投資獲利,指數型基金對一般人是最好的選擇。

那有沒有第三種選擇?<核心投資法>就是第三種選擇,把資金投入在表現優異的少數公司上面,長期持有就能享受公司獲利,核心就是持有少數好公司的概念。

那巴菲特怎樣找好公司?在<勝卷在握>裡面提供了巴菲特的選股原則如下:

企業原則:
1.該企業是否簡單且易於了解?
2.該企業過去的營運狀況是否穩定?
3.該企業長期發展的遠景是否被看好?

經營原則:
1. 管理階層是否理性?
2.管理階層對股東是否坦白?
3.管理階層是否能對『抗盲從法人機構』的無形壓力?

財務原則:
1.將注意力集中在股東權益報酬率,而非每股盈餘。
2.計算『股東盈餘』以正確的價值。
3.找有高毛利的公司。
4.每保留一元的盈餘,公司至少要增加一元的市值。

市場原則:
1.這家公司的業務價值在哪?
2.能否在股價低於價值的時候買進?

這些原則在勝券在握已經提過,但是核心投資法想要填補的是巴菲特關於“機率”,“心理學”,“復合調整”這些敘述。羅伯特找數學博士研究機率相關的理論,從查理孟格的演講稿學會誤判心理學,透過米勒的幫助學習復合調整系統,分別列在此書的六到八章中。

可能有人認為上述原則和投資有什麼相關?但是第五章的”巴菲特投資準則”說了很好的一段話:『投資學是跨領域的訓練,不只閱讀投資理財的教科書,也會參考其他的模式,並且把這些資料和概念用在投資上。也學習投資心理學,我們必須了解投資學是一種社會活動,而人的心理變化在投資的過程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投資和機率一定有相關(嚴格說來每件事情都和機率有關),巴菲特和查理孟格經常用賭馬來比喻投資,例如賠率和費用等等,在台灣說賭馬比較沒共鳴。

第六章對機率的思考流程是:

  1. 計算機率:投資少數你很了解的公司,並且思考這些標的報酬率勝過市場的機率有多高。
  2. 調整計算已容納新資訊:當新的資料出來重新算機率,例如外在的競爭態勢是否變化,內在的管理階層是否改變?
  3. 決定丟多少錢:根據上述來計算要丟多少錢,此書有提凱利公式,然後往下調整一半金額左右。
  4. 等待進場時機:有安全邊際的時刻。

 

第七章心理學的部分則是綜合了:市場先生、人類誤判心理學,行為財務學這三種概念。
市場先生的概念已經廣為價值投資者所知,誤判心理學本書談的太少,建議從<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來補足。

心理學對投資的幫助是:
你可以依照心理學的知識,避開投資可能會犯的錯。你也可以從他人的錯誤中學習,讓自己不用付出代價,例如:

  1. 過分自信: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比他人聰明,可以挑到能賺錢的股票,特別相信和自己看法相同的資訊,對不符合自己預期的資訊就嗤之以鼻。
  2. 過度反應的偏見:認為短期資訊已經反應股價,短視近利。
  3. 對虧損反感:虧錢比賺錢還痛苦,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投資是正確的,為了肯定自己的聰明才智決策,很多人都會持有套牢的股票,不賣出就當作沒虧。
  4. 心理帳戶:就像朝三暮四的故事一樣,明明每天得到的總數是相同,但是心裡感受就是不一樣。
  5. 風險承受度:很奇妙的,上漲的時候大多數的投資人都開始加重投資比重,難怪不少人套在高點,殺再低點。
  6. 人格特質:內控型和外控型展現出來的投資特質通常不同,同時也會影響你的風險承受度。

1395886_725941030778800_824562703_n

這本書優點的地方是集中上述概念,缺點則是翻譯的不夠好,例如孟格翻譯成蒙哥,真讓人閱讀不順,除此之外,可以說是一本不錯的投資觀念概要。

【延伸閱讀】

1.跟巴菲特共進午餐,我頓悟的五個真理

2.學巴菲特看年報,質化分析七大重點一次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