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取自網路)
前幾天和幾位價值投資朋友見面,大家互相分享彼此的投資法則,交流的過程中會發現,雖然彼此都是價值投資,但是在應用的技巧方面都不一樣。大抵而言會受到工作環境,個性思考的影響,而衍生出不同的實際應用,以下經過友人F先生同意介紹他的投資法。
F先生是一位聰明、話少的價值投資者,他瞄準的投資標的就是:『12倍本益比以下的好公司』,最好是資本額20E以下、知名度低的公司。
(圖片取自網路)
前幾天和幾位價值投資朋友見面,大家互相分享彼此的投資法則,交流的過程中會發現,雖然彼此都是價值投資,但是在應用的技巧方面都不一樣。大抵而言會受到工作環境,個性思考的影響,而衍生出不同的實際應用,以下經過友人F先生同意介紹他的投資法。
F先生是一位聰明、話少的價值投資者,他瞄準的投資標的就是:『12倍本益比以下的好公司』,最好是資本額20E以下、知名度低的公司。
『某公司的股價跌破淨值,能買嗎?』這是投資人最大的疑問題之一,以價值投資的觀點來看,一間公司的淨值要『有價值』才能買,如果淨值『沒有價值』,當然就不能買。
怎樣的淨值才算『有價值』?我們要先分析淨值的成分,淨值的成分包含以下:
價值投資=財務分析+質化分析。
質化分析包含產業分析和公司競爭力分析,這是價值投資者必須修煉的能力之一,
價值投資者必須要花一輩子的時間和精力去培養,把它轉換成自己的競爭力。
修煉質化分析之前要先知道一件事:產業分析相當難,即使是產業裡面的專業人士也會花不少時間,同時也可能看不準。
那為什麼還要做產業分析?
肯恩‧費雪這本「拆開獲利的糖衣:17個摧毀退休計劃的投資迷思」主題繞的是「迷思」這件事情。
肯恩‧費雪是菲利浦‧費雪的小兒子,過去曾經在爸爸的公司工作過,但是老費雪是有亞斯柏格症的投資高手,小費雪則是怪咖一個,因此最後小費雪仍然出來獨自創業,並成了全美400大富豪之一。
小費雪著作頗多,過去在寫「超級強勢股」的時候還有被其父影響一些,但是也開始展現他的個人風格「數據破解迷思」。而在他另一本書:「投資最重要的三個問題。」裡面大量的開始分享破解迷思,投資獲利的技術。
本書仍然圍繞著迷思這個主題,例如:
以往最常聽到很多人說:「財務報表不管用」或者「投資和財報沒關係」,但是這幾年由於大量的基本面分析書籍出版,許多財經部落客不吝分享自己的分析方法和財務指標,加上基本面工具的網站變多了,一般人也能輕鬆取得財報資訊,用來提高自己的投資功力。
但是很多的「基本面投資人」其實是「財務指標」投資人,他們說自己「有看基本面」但是實際上並沒看財務報表,而是只看「財務指標」。少數「只看指標」的人常常有個問題,就是把「財務指標當成數學公式」,用公式的加加減減來判斷公司好壞。
這種「財務指標」投資人的缺點大概有三種:
1. 依賴指標,放棄思考。
2. 指標失靈,等於廢功。
3. 沒有基本會計概念,思考鬼打牆。
以下是林先生的信件內容:
價值投資者最常看的指標是ROE,但是一般投資人最常看的獲利指標是EPS。
這兩者有甚麼不同?
我們先來瞭解一下,首先、EPS是什麼?
它就是每股盈餘,比較的是每股獲利能力,我們先瞭解一下EPS的公式:
我跟投資朋友交流的時候,發現能夠靠股票賺錢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同樣的,我也看到很多人失敗的原因,我把他們簡略分為以下幾種..
第1種人是樂透型股票投資人,他們把投資當成賭博的工具,整天只想著賭漲或賭跌,賺錢或賠錢都不知道原因是什麼,所以財來財去一場空,賺到刺激,卻沒有賺到財富。這種投資人缺乏基本面的知識,所以投資方法有缺陷。
第2種人稱自己是基本面分析者,他們確實懂得分析財務報表,甚至也很用功,會從營收、獲利這些財務數字的發布時間落點去推測股市的反應,但是他們不評估內在價值,只是賭消息會不會反映在股價上,他們玩的還是「賭徒接力賽」的遊戲,賭誰接在最後一棒,最慢的人就套牢在高點。
為了降低本金損失的風險,身為價值投資人,在買進股票時要考慮到「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
意思是說,假設我們認為A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是100元,但我們不是在100元就買進它,而是耐心等股價跌到7折價、以70元買入,這中間的30元差距就是安全邊際。
在有安全邊際的時候買入股票,可以大大提高本金不會虧損的機率。
金融市場具有「回歸平均值」的特性,當市場發現這間公司其實值100元以後,會開始買入股票,股價就從70元上漲回100元。
當然可能,所以安全邊際帶來的緩衝空間,也是為了容許我們犯錯。
如果我們算出A公司的內在價值是100元,實際上卻只值80元,但我們買進價格是70元,本金還是不容易會發生虧損。
安全邊際的概念就是巴菲特所說的:
當我們價值投資者在低於內在價值的價格買進,就能安心持股,不會輕易被股價漲跌所左右。
然而,若是順勢操作者,他一定要等趨勢形成才會買股票,如果趨勢還沒形成,來回區間打底的時候,每天都在猶豫是不是要「摸底」,或是看到股價帶量上漲時,緊盯著「突破」價位點之後就要立刻上車,以免錯失漲升波段。
這真的太累了,每天的心情都會受股價波動影響。
如果你在上班,當行情走勢不利於你,肯定影響工作表現;回到家之後也不能好好休息,老是掛記著明天開盤股價會不會反彈?如果繼續下跌,該不該停損?
我和不少投資人交流過,其中也有不少交易員,有很多人跟我坦誠:「不想再交易了,太累了。」
心理上的壓力和價格的不確定性,使他們相當辛苦,能撐過去的,心理素質可說是超乎常人。
而價值投資採用的,是已經內建規避風險的價值投資系統:
我們不會去買超過內在價值的股票,因為這種股票沒有安全邊際,報酬率就會降低。
「買高賣更高」這種強勢股操作法不是價值投資者該賺的錢。
價值100元的股票,卻賣你70元,這可能嗎?在股票市場上,確實會發生,大致有3種狀況會產生安全邊際,是價值型投資人買進股票的良機:
第1種狀況是空頭市場出現的股市大跌,又稱為系統風險。傳統上,大盤指數從高點往下跌20%就稱為空頭,一般投資人會避開空頭時買進股票,但這卻是價值型投資人進場的絕佳機會。
股市大跌有很多原因,例如景氣循環、泡沫破裂等,不管成因是什麼,都會造成3~6個月以上的跌勢。
以最近15年而言,最嚴重的空頭分別是2000年的網路泡沫化,以及2008年的金融風暴。
例如金融風暴,台灣股市從2007年的高點9,859點,最低跌到2009年的3,955點,跌幅近60%。
不過,對於懂得價值投資的人,這正是一個可以遍地撿便宜的時機。
我們專門鎖定好公司,因為好公司擁有良好的體質,即使營收或獲利短暫受到影響,但仍然保有強大的競爭力,撐過空頭之後,就能更快速地回穩。
第2種會出現安全邊際的狀況是被市場冷落。
股市是一個交易市場,愈多人想買你手中的股票,股價才會漲;不受喜愛的股票,股價也漲不起來。
不過,這些不被喜愛的冷門股,並不代表公司本身狀況差,只是因為太少人去關注,使得股價受了委屈,因而低於公司的內在價值。
例如,現在的當紅炸子雞食品股,當年也曾是關在冷凍櫃裡乏人問津的冷門股,現在的食品股王佳格(1227),2001年~2007年股價幾乎都在20元以下。
直到2008年以後獲利穩定上升,市場認同度提高,佳格的股價也跟著上攻,最高在2011創下141.5元的歷史高價。
所以,若我們選擇的股票具有穩健的獲利能力,只是現在還不太受到他人青睞,趁此時買進,未來終究會享受到上漲的機會。
第3種狀況是好公司遇到倒楣事,但沒傷到筋骨。
通常伴隨著法律訴訟(如對手控告)、意外狀況(如廠房失火)、一次業外損失(如匯兌避險失當),倘若這些意外事件的衝擊,僅止於對當年的獲利,而未損及筋骨,那麼,由於市場恐慌拋出,而造成股價跌破內在價值,此時就會產生安全邊際。
以上內容收錄於:《雷浩斯教你小薪水存好股又賺波段》 一書中!
希望本文能幫助您更了解安全邊際:)
—————————————————————————————–
如果您想要學習投資,卻不知道該如何入門,歡迎入手:《雷浩斯教你 矩陣式存股法年賺18%》
隨書附贈:
免費矩陣等級分析EXCEL檔隨書下載!
6檔精選個股分析範例!
涵蓋七大產業、64檔矩陣股簡表!
最新課程資訊:請參考連結最新資訊!
Hi,我是雷浩斯,目前是退休悠閒的專職投資人,
也是暢銷理財書<雷浩斯教你小薪水存好股又賺波段>作者。
在寫了<雷浩斯教你小薪水存好股又賺波段>一書後,
常有讀友和我討論投資疑問,其中一個問題讓我特別在意:
“閱讀您書中的財務分析流程,讓我對財務健全的公司越來越有感覺。但我始終有個疑問:
過去財務數字好的公司,未來就一定會好嗎?
如果公司財務數字轉差時,到底只是一時變壞,還是永久變差? 我該勇於賣進,還是儘早避開?”
他只有5年全職工作經歷,薪水最高才3萬4,000元,卻靠著股票投資,將放進股市170萬元的本金,滾成800萬元的資產。以積極投入股市的最近8年來計算,即使碰到慘烈的2008年金融海嘯,他仍交出了一張年化報酬率高達21%的亮麗成績單,足以打敗全台灣的基金經理人。
Continue reading
如果月薪只有3萬元,到35歲前,你能存到多少錢?如果月薪只有3萬元,到35歲前,你能存到多少錢?現年33歲的知名投資部落客雷浩斯,只全職工作過5年,最高月薪僅3 萬4,000元,卻靠省吃儉用,在12年間先後共投入170萬本錢投資股票,現在資產已超過800萬元,成長逾4倍,因為投資獲利遠超過上班收入,雷浩斯索性跳離低薪職場,成為快樂賺錢的全職投資人。
非財經出身、1年進出不到10次 績效卻能勝過多數基金經理人
雷浩斯的投資報酬率,用最保守的方法計算,也就是170萬本錢投入股市12年,則年化報酬率高達13.76%,已經足以打敗絕大多數的台股基金經理人,如果只算他積極投資的最近8年(2005年~2012年),年化報酬率則更高達驚人的21.34%。
Continue reading